成都防水工程公司應抓住機遇國際化

 作者:聯接防水
現在,企業國際化的契機是在于國家綜合實力的提升。自2011年起,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在這個契機下我們防水行業也要抓住機遇向國際化轉變,無論國力還是企業實力,中國都不可與十年前同日而語。
  
不過,中國是制造大國,還算不上制造強國,多數産品還處于産業的中低端,模仿有餘而創新不足。另外,我們在多數領域還缺乏全球性領導企業,沒有全球的品牌,低質和低價依然是海外用戶對中國産品的印象。企業國際化的起點低,更多是靠低成本、高效率來競争。國際化管理經驗和人才不足,也是中國企業的現實痛點。因此,創新、品質和用戶至上,應成為中國企業國際化進程的着力點。

就防水行業而言,我們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在哪裡?
  
一言以蔽之,無論是質量、生産工藝、綠色程度、施工機具的開發和應用等産品層面,還是創新思維、市場開拓、人員培訓培養等整體意識層面,中國防水行業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都有一定差距。
  
比如,就标準來說(标準包括技術、裝備、人員、能力、檢測、評價、第三方服務、設計、施工等諸多方面),中國目前有國标、行标等各種标準,行業要加大标準提升力度,努力向國際标準看齊。這對中國防水行業來說是考驗,也是促進。
  
就市場來說,在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防水産品消費結構的構成裡,有80%左右都用在既有建築的翻新和維護上。而目前國内行業重點骨幹企業95%的産品都應用于新建建築市場。随着國家經濟結構調整,建築市場也會發生重大轉型。未來五到十年,新建建築市場會明顯下降。據統計,我國每年約有20億平方米的既有建築屋面面積需要翻新。因此,既有建築屋面翻新是未來行業主要的市場。
  
老生常談但必須要談的一點是,行業裡假冒僞劣和“非标”産品橫行,成為我們需直面的“短闆”,要求我們必須沉下心來修煉“内功”,這也是防水行業國際化進程的基石。
  
總之,中國防水行業要實現國際化任重道遠,這個命題仍需多方繼續探索。

标簽:



    上一篇:成都防水工程公司要抓住城市雙修機遇
    下一篇:成都防水工程公司狠抓地下室防水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