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排”結合的思路原則:
廣義的防水設計包括排水設計,但排水設計的重要性在實際工程中易被忽視,因該明确,特定的防水材料性能及其相應的防水構造形式往往相對于特定的排水方式,迅速而順暢地排除積水可以減輕防水層所受水壓,減輕防水負擔和困難,減少滲漏機會,為防水提供有利條件,“防水”與“排水”應密切結合,其目的都是為了防止滲漏。
例如依據住宅屋蓋結構構造型式、形狀、面積大小、地區降雨量,以及檐口距地面高度,檐口立面造型等因素,制定相應的排水方式,對排水分區、排水坡度、坡向以及檐溝、天溝、雨水口、雨水管大小,間隔及其防堵塞構造,均應認真設計,對特殊的,重要的或防水要求很高的建築,其屋面排水形式要經過慎重研究而定,必要時應依據地區降雨量,屋蓋結構形式和形狀,彙水面積允許彙水深度等,對排水效率進行一些定量計算。
對地下室還應注意其地表面的排水設計,防止地面積水滲入地下,侵蝕地下室;衛生間等的排水,不僅是防止樓層滲水的關鍵,也是保證建築使用功能所必須的,設計中更不忽視。
細部節點構造重要性:
在合理制定總的防排水方案和大面積防水構造層設計的同時,對防水工程中的細部節點。
如層面上的挑梁、天溝、女兒牆泛水、屋面變形縫、出屋面管道、屋頂設備的錨件、墩基,高低跨交界處,屋面形狀變化轉折處、雨水口處等,牆面上的變形縫。
地下室建築的變形縫、施工縫、穿牆管道、構造形狀變化轉折處等、因其水流或滲水彙集、沖刷、積存時間相對較長;結構構造和防水,構造層各項交接、轉折、間斷封口或收頭、層次多、聯接複雜;結構應力集中,應變敏感等原因,而成為滲漏多發處,也是防水工程的關鍵部位,應在設計中重點設防,要選擇抗滲能力,抗拉強度,延伸率、耐疲勞、耐久性能好的材料品種。
主要措施:
附加防水層多道防線共同作用;防水層搭接尺寸加大,增加連接強度;加強結構構造整體剛度,或使防水構造以“柔”适變,等等。
從而保證細部節點的防、排水性能可靠。在住宅建築防水設計中,應重視繪制細部節點詳圖,并結合新材料新工藝和新的建築構造型式、不斷改進設計。
标簽:
上一篇:在做屋面防水時的剛柔結合防水施工
下一篇:建築防水材料的分類名稱及标準